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印度眼镜蛇为什么这么毒?多种测序技术揭谜底

    美国和印度的一组研究人员近日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了印度眼镜蛇(Naja naja)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和转录组,这不仅能推动进化研究,也有助于新型抗蛇毒血清的开发。印度眼镜蛇是印度四大毒蛇中的一种,在印度被称为圣蛇。我们在电影中经常会看到这种眼镜蛇,随着笛声而翩翩起舞。它的毒液是强烈的神经毒素,会阻隔器官与神经系统的联系,导致肌肉麻痹、呼吸衰竭、心搏停止。研究人员利用长读长测序、短读长测序、光学图谱、Hi-C作图以及染色体测序等方法,测序并组装了印度眼镜蛇的基因组。他们还同时获取了毒腺及其他十几个器官的RNA序列数据,发现19种基因在眼镜蛇毒腺中特异性表达,促进了致命毒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0-01-08

  • 茶叶也能“寻根” - Fluidigm微流控技术助力乌龙茶种质鉴定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联合福建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研究小组在《Tree Genetics & Genomes》发表最新论文《Genetic diversity of oolong tea (Camellia sinensis) germplasms based on the nanofluidic array of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markers》。该研究首次利用EST-SNP引物结合纳升级微流控芯片的SNP分子标记技术展示了100种乌龙茶的遗传多样性,并开发了一套完整、可靠的中国乌龙茶种质鉴定工具。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

    来源:Fluidigm

    时间:2020-01-06

  • Nature新突破:改变免疫途径,大大提高结核疫苗的作用

    结核病(TB)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是全球导致死亡的主要传染病原因,然而,世界上唯一获得许可的结核病疫苗: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却是一个世纪前开发的。卡介苗通过皮内注射婴儿,可以防止婴儿患上传染性结核病,但在预防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的肺结核方面却效果不佳。近期,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研究人员及其同事发现,只需将剂量和给药方式从皮内(ID)更改为静脉内(IV),可以大大提高疫苗保护已经接触结核分枝杆菌(Mtb)后的猕猴免受感染的效果。这些发现为了解结核感染和针对疾病的疫苗保护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此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0-01-03

  • 中国学者最新Science子刊:ctDNA新技术可以找到癌症患者

    据一项涉及来自数千个受试者的样本的研究披露,一种新的机器学习平台可以识别罹患结肠直肠癌的患者,并能帮助预测他们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存活率。这种非侵入性的方法为分析循环肿瘤DNA(ctDNA)技术的最新进展做出了贡献,它可以在高风险患者中帮助发现处于早期阶段的结肠直肠癌。像其它许多恶性肿瘤一样,结肠直肠癌如果在转移到其它组织之前被发现,它们大多数是可治疗的。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的“黄金标准”,但它们会令人不舒服且具有侵入性并可能导致并发症,这使得患者不太愿意接受筛检。Huiyan Luo和同事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研发了一种侵入性较小的诊断方法,它可在高风险患者中检测到结肠直肠癌。他们的技术是通过筛检甲基化标

    来源:EurekAlert中文

    时间:2020-01-02

  • 全球变暖如何影响海洋微生物分布?华大IBT蛋白定量技术助力发文!

    全球变暖,不利于海洋微生物繁殖。最近的研究发现,海水温度升高会损害海洋聚球藻生长,影响海洋微生物的分布。该论文由厦门大学王大志教授团队发表,其中蛋白质组研究采用了华大科技独家技术——IBT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IBT蛋白定量技术,是华大首推的蛋白定量领域十标新产品。它通过深入优化实验步骤和信息分析流程,结合高分辨率质谱仪高效快速的扫描速率,具有更高的标记效率和更低的试剂干扰,应用于蛋白质组和修饰蛋白质组定量,是一种性价比更高的蛋白组定量分析新选择。 文章标题:《Protoemic response to rising temperature in the marine Cyanobacteriu

    来源:华大科技

    时间:2020-01-02

  • PNAS新突破:新抗体组合显著改善癌症免疫治疗

    基于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体同时使用能带来更有效的治疗疗效,巴塞尔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动物模型研究证明了这一点,这将有助于针对对当前免疫疗法无反应的患者开发新疗法。这一研究已发表在PNAS杂志上。近年来,针对癌症的免疫疗法带来了很大的希望。这些新颖的疗法可招募人体的免疫系统来破坏癌组织。在临床前研究中,激活免疫细胞表面CD40受体,刺激自然杀伤性T细胞产生的抗体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效果。但是,在随后的临床试验中,CD40抗体的成功远远低于预期——不到20%的患者对此有反应。巴塞尔大学的癌症免疫学研究小组现已在动物模型中表明,通过将抗CD40抗体与附着在肿瘤血管上的其他两种抗体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抗CD4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12-31

  • 利用FACS-seq高通量分析技术研究关键感受器tnaC动态分子机制

    清华大学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发表文章,将流式分选-测序(FACS-seq)方法引入前导肽类调控元件的高通量表征和机制研究中,首次利用该方法采集深度突变扫描数据用于动力学过程的解析,从而发现了细菌吲哚合成关键感受器tnaC响应过程的关键中间态,并由此建立了描述tnaC响应完整动力学过程的数学模型。该发现对于深入理解吲哚信号分子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指导对于这一类生物传感器的工程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类以动力学过程为主导的基因表达调控元件引起人们的关注。此类元件对下游报告基因的表达调控主要由动力学过程实现,其对目标配体的响应过程通常在几秒内发生。响应过程中没有明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19-12-27

  • 李劲松研究组Cell Res实现基于核移植技术的人类精子的体外扩增

    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劲松研究组和山东大学医学院陈子江研究组、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汤富酬研究组共同合作实现基于核移植技术体外扩增人类精子的研究:“In vitro expansion of human sperm through nuclear transfer”。 该研究通过优化的胚胎构建策略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低氧建系策略首次建立了人类精子来源的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AG-haESCs),证明了人类精子可以被重编程为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并发现人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hAG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9-12-24

  • 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之一种全新古细菌

    12月19日Science杂志公布了2019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今年的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之首是首幅黑洞图像,除此之外,今年的十大科学突破中生物类的包括:丹尼索瓦人的新发现,终于有了治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一种改变著名“三域学说”全新的古细菌,第一次有了可以治疗大多数囊性纤维化病例的药物,以及与营养不良作斗争的肠道微生物。一种全新的古细菌填补空白地球上,最早的原核细胞祖先大约出现在30亿年前,而它们经过10亿年的演化之后,才出现了最早的真核细胞祖先,而人类也是由这些真核细胞逐渐演化才产生的。真核生物是包括人类,其他动物,植物和许多单细胞生物的群体。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具有多种典型的细胞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12-23

  • Genome Biology:单氨基酸精度绘制蛋白质功能图谱新方法

    北京大学生科院魏文胜课题组在Genome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题为“PASTMUS: mapping functional elements at single amino acid resolution in human cells”的研究论文。精准绘制蛋白质功能图谱对于研究蛋白质的作用机制十分重要。传统方法通常需要构建蛋白质的截短突变,工作量巨大且效率低下。近年来一些高通量手段比如利用错义突变进行文库筛选、利用CRISPR-Cas系统产生覆瓦式(tiling)突变并结合sgRNA富集分析等被用于相关研究,但这些方法受限于覆盖程度及位点精度,而且均不适用于隐性遗传突变类型。魏文胜课题组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19-12-23

  • Science发布2019年十大科学突破 中科院成果入选

    12月19日Science杂志公布了2019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今年的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之首是首幅黑洞图像,除此之外,今年的十大科学突破中生物类的包括:丹尼索瓦人的新发现,终于有了治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一种改变著名“三域学说”全新的古细菌,第一次有了可以治疗大多数囊性纤维化病例的药物,以及与营养不良作斗争的肠道微生物。首幅黑洞图像Science今年的科学突破用于褒赞一个曾被认为不可能的壮举。Science杂志的新闻编辑Tim Appenzeller说:“对于科学来说,这是了不起的一年,但是有什么能比看到一个实际的黑洞还要更为奇妙呢?这听起来像魔术,但它确实是团队合作和技术进步的一个惊人壮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12-20

  • 考研大军首次突破300万 他们因何考研

    这个周末,341万人考研大军将走进考场,迎战人生又一场大考。而这个数字意味着,2020年逐鹿考研“战场”的考生人数比去年再增51万人。12月18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考研权威数据,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引人瞩目。中国教育在线随即发布了《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什么考研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考生报名呈现哪些新态势?考生结构有哪些特点?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奋斗者的梦想,走近考研人群,记者力图勾勒一幅鲜活的考研图鉴。1.341万!较2019年增长17.59%●考生说考研已是一种流行趋势考生:王泉目标院校及专业: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考研已经是一种流行趋势,宿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9-12-20

  • 伊坎医学院:通过多组学方法研究花生过敏

    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鉴定出与花生过敏严重程度相关的新基因,以及这些基因在过敏反应中通过哪些方式与其他基因发生相互作用。这项成果发表在《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杂志上,也许有助于花生过敏的治疗。在美国,花生过敏者占人口的1%,在儿童中更是高达2.2%。不过,花生过敏的严重程度却往往有很大差异,有些人会出现轻度皮疹,有些人则会出现严重肿胀,甚至诱发呼吸困难或心血管并发症。目前那些测试花生过敏的检测无法确定个体的严重程度。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伊坎医学院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系的副教授Supinda Bunyavanich博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12-18

  • 速度提高300倍!Cell介绍检测癌症转移的新技术

    癌症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超过90%的癌症患者死于癌细胞远端转移,而不是原发肿瘤的直接结果。癌症转移通常是由单个扩散的癌细胞发展而来的,它们逃避了人体的免疫监视系统。到目前为止,由于成像技术(例如生物发光和MRI)的分辨率有限,因此无法对整个体内的这些细胞进行全面检测。这导致相对缺乏对各种癌症类型的特定传播机制的了解,而这也是有效治疗的先决条件。此外,这还妨碍了对新药候选物肿瘤治疗功效的评估。深度学习,超越人类检测能力此前,为了开发克服这些障碍的新技术,由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的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研究所所长AliErtürk博士领导的团队开发了一种能将小鼠身体转换成透明状态,从而可以对单个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12-13

  • 全国首个乳腺癌防治一体化中心大连落地,“三全”大连模式助力突破乳腺癌防治瓶颈

    12月12日,大连市乳腺癌防治一体化中心成立仪式暨大连市乳腺疾病筛查民生健康项目启动会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圆满召开。该项目由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支持,将建设覆盖疾病全程的乳腺癌防治一体化中心,完善大连乳腺疾病筛查网络,构筑乳腺癌三级防控体系,共同逐渐打造“全城筛查、全程覆盖、全面管理”的“三全”乳腺癌防治大连模式。大连市乳腺疾病筛查民生健康项目启动仪式早诊早治关乎患者生存,大连率先探索特色乳腺癌防治模式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9全国癌症报告》中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位居所有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作为目前治愈率最高、生存时间最长的实体肿瘤

    来源:

    时间:2019-12-13

  • Cell子刊: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杀死肿瘤细胞的新方法

    剑桥大学Gurdon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肿瘤可通过对邻近的健康组织产生不利影响,而为自身的生长提供空间。这种现象的机制,为癌症治疗提出了一种强大的新方法。这一研究发现公布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由剑桥大学Gurdon研究所的Eugenia Piddini领导完成。不受控制的增殖是癌细胞的主要标志,但是越来越明显的是,肿瘤的生长受到与周围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相邻细胞可刺激或抑制肿瘤的生长,但目前还不清楚肿瘤是否相互地影响周围的正常细胞。一种看法认为,正在生长的肿瘤可杀死周围的宿主组织,从而为自己提供空间。这一建议是基于在果蝇中观察到的细胞竞争(Cell comp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12-11

  • 小分子,大功能:《Science》发表北大焦宁研究团队氮化反应新突破

    12月5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焦宁研究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报道硝基甲烷作为氮供体的施密特(Schmidt)类型反应。该研究首次利用常用溶剂硝基甲烷,以“级联活化策略”对其进行活化,在重要化合物酰胺及腈的合成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酰胺及腈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基本化学品,被广泛应用在材料、农药、医药、生命等领域中。在药物化学工业中,酰胺键的构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化学反应,约占总反应类型数的25%(Nat. Rev. Drug. Discov 2018, 17, 709)。长期以来,发展高效的酰胺合成方法一直是合成化学的主要目标之一。2007年美国化学会绿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19-12-09

  • 创新技术:多色免疫组化的新选择 将核酸标签技术融入免疫检测

    深入了解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对于理解驱动疾病的分子和细胞机制非常重要。浸润的免疫细胞与细胞基质重塑之间的空间关系被普遍认为是定义肿瘤异质性的关键组成部分。如何在一张小小的样本切片上同时了解几十种标志物的分布信息?过去只能想想罢了。直到多色荧光标记的出现。不过,限于可见光谱的范围、避免荧光探针之间发射光谱相互重叠的干扰,多色免疫荧光通常就是使用2-3色荧光,最厉害的是PerkinElmer公司的Opal 7色荧光免疫试剂盒,可以检测同一张切片上多至6种抗原(另外一个颜色留给DAPI)。科学家的创新能力是永远不可低估的。斯坦福大学Garry Nolan实验室的Julia Kennedy Darli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12-06

  • 肿瘤早期诊断、快速诊断获得重大突破
    ——专访2019年度新锐渝商威斯腾生物董事长周勇

    发扬优良渝商传统,挖掘 2019 年度重庆民营企业标杆及领军人物。11 月 3 日下午,「渝商产业合作发展交流会暨 2019 年度渝商评选颁奖典礼」在重庆市北碚区隆重举行。广大渝商齐聚一堂,一同见证 2019 年度新锐渝商脱颖而出,共话渝商产业合作发展大计。荣获「2019 年度新锐渝商」称号的威斯腾生物董事长周勇接受了我们的专访。Q:首先恭喜您荣获了「2019 年度新锐渝商」称号。作为入选新锐渝商评选的生物医药企业家代表,谈一下您获奖的感受和近期企业的发展成果。周勇:谢谢,很荣幸获得「新锐渝商」的称号,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有著名的晋商、徽商,改革开放后有浙商,重庆作为直辖市以及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12-06

  •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启动

    各有关单位、专家:根据《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国办函﹝2017﹞55号)的精神,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制实施办法(试行)(2019年修订版)》(附件1)等有关规定,现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名要求(一)专家提名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每人可提名1人(组织)。(2)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可联合提名1人(组织)。2.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每人可提名1个项目。(2)中国科学院院

    来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时间:2019-12-06


页次:114/494  共9869篇文章  
分页:[<<][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