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教授连发Nature子刊,EBioMedicine文章获蛋白质组研究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的秦钧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质谱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是目前国际上集质谱研制、蛋白质组学方法开发以及生物学研究的少数科学家之一。近期其研究组接连在Nature Biotechnology,EBioMedicine发表文章,在蛋白质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首先,秦钧教授研究组与华东师范大学石铁流教授研究组,复旦大学丁琛教授研究组发表了题为“Firmiana: towards a one-stop proteomic cloud platform for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的文章,建立国际首个一站式蛋白质组数据分析云系统Firmi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17

  • HPV DNA检测新方法:以致癌基因E6/E7作靶点,避免漏检

    宫颈癌简介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近年来,宫颈癌的发展趋势逐渐偏向年轻化且呈逐年上升现象。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宫颈癌有高度相关性,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元凶,研究表明99.7% 的宫颈癌患者存在HPV感染。因此,宫颈癌筛查至关重要。宫颈癌筛查项目中,临床上以HPV检测和TCT检查较为常见。HPV基因组介绍HPV是一种双链的小DNA病毒,具有7900个碱基对,由病毒蛋白外壳和核心DNA物质构成,无包膜。病毒基因组分为3个部分:早期基因区(E)、晚期基因区(L)及将早期区与晚期区分开的长调控区(LCR)。调控区主要调控病毒的转录,控制病毒蛋白和感染颗粒的产生。

    来源:海尔施基因科技

    时间:2017-05-17

  • 基因有限公司--2017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巡回交流会盛大举行!

    基因有限公司自1992年成立以来,秉承“Let Professionals Serve Professionals”“让专才为专家服务”的宗旨,致力于将*新*先进的技术方法分享给广大科研工作者,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先进更合适的技术产品、更多的便利以及更专业的服务。2017年,我们将于5-6月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多场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巡回交流会,基因有限公司诚邀你来参加!5月19号---北京·中国农科院站率先启航!报名方式:2017.5.19之前请将您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职务,发送至zhangqiang@genecompany.com或点击此处在线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5月19日会

    来源:

    时间:2017-05-15

  • 新型ViewRNA原位杂交方法揭示病毒生命周期

    经典猪瘟(CSF) 是一种由经典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的传染性疾病。更好的认识理解CSFV的复制周期对研究CSF的发病机理是很重要的。然而,CSFV RNA在感染细胞中的动态分布还不得而知,或当前方法对研究CSFV RNA的动态分布不够理想。例如,电子显微镜和IHC 只能检测到病毒颗粒,且检测灵敏度较低。 实时定量PCR只能检测总RNA,并不适合单个感染细胞中RNA复制的动力学研究。随着新型RNA原位杂交方法的的发展,在培养的细胞或组织切片中定量定位和可视化病毒RNA分子成为非常重要的解决这些关键致病问题的工具。在这项研究中, 实验者建立了一种新型ViewRNA原位方

    来源:

    时间:2017-05-15

  • Cell子刊:在马拉松运动中避免“撞墙”的新方法

    传说在马拉松比赛中,有一堵神秘的墙。一旦撞上,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简直让你开始怀疑人生。一般来说,半马或更短距离的比赛很少遇到撞墙期,而在全马中,32公里左右是撞墙期的高发阶段。那么,撞墙期到底是什么?在最新一期的《Cell Metabolism》杂志上,索尔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碳水化合物储备的消耗如何导致撞墙的现象。他们认为,更好地了解耐力背后的科学,将有望帮助那些不经常运动的人们。之前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肌肉变化或线粒体增殖。对此,文章的第一作者Weiwei Fan表示:“尽管很重要,但它们并不是耐力或撞墙的关键因素。关键是血液中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12

  • 《Nature》百年后的新突破

    文章作者Jinfei Ni和Craig Montell生物通报道:倒过时差的人都知道,时区变化破坏了身体的昼夜节律。24小时的生理周期对外部环境(如光和温度)非常敏感。现代社会,很多疾病的迅速增加都可归因于生物节律紊乱。人为的不规律生活,因工或因私的频繁长途飞行,会造成睡眠、饮食、体温、血压、心脏,和内分泌紊乱。相关内科干预治疗变得越来越迫切。人类并不是唯一的光节律性动物。苍蝇的昼夜活动周期也受光照影响。并且,如果白天黑夜的长短突然出现变化,苍蝇也会经历像人一样的时差反应。苍蝇的昼夜节律研究对人类相关医疗具有指导意义。利用果蝇(常见的模式动物),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的Craig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12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暨2017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2017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定于2017年9月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大会安排特邀报告及多个专题会场学术交流,并设有成果及产品与技术展示平台,诚挚地邀请国内外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的专业人员和厂商到会交流。现将本次大会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会主题    生物技术创造美好生活二、时间、地点    时间:2017年9月23~25日,9月22日全天报到    地点:宜昌市馨岛国际酒店(宜昌东山大道51号)三、主办、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

    来源: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时间:2017-05-12

  • Science子刊:一种低成本,快速寨卡病毒检测方法

    生物通报道:来自科罗拉多州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通过捕获和检测蚊子,来监测寨卡病毒的新技术,这一技术具有快速、高敏感性和低成本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区分寨卡病毒的非洲株和亚洲株,这一结果可更有效地追踪寨卡病毒的传播,便于现场监控疫情。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5月4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普渡大学的Richard Kuhn(未参与该项研究)认为,“这样就可以简单地捕捉蚊子,分析它们,或者从被感染者身上提取血样等样品,直接寻找寨卡的存在。现在不需要再做RNA纯化,和逆转录,这样真的简化了实验过程。”而来自斯坦福大学的Desiree LaBeaud(也没有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05

  • 超乎想象的新技术:活细胞化学发光检测

    生物通报道:化学发光探针(chemiluminescent probes)是最敏感的DNA序列诊断工具,常用在犯罪现场分析和免疫诊断。想必大家都见过荧光棒或者萤火虫吧?它们发光的过程就是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t,CL)。目前,这些原理已经应用于犯罪现场的血液探测和测定不同生物样品组分的浓度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最近《ACS Central Science》介绍了一种新型非酶促CL探针,这种探针在水中有着更好的表现,比鲁米诺(luminol)亮3000倍(如图左),与其他化学发光系统(如吖啶酯系统、草酸酯系统、鲁米诺系统)不同,这种新型CL探针可直接用于细胞实验。在酶活测定和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04

  • 《Cell Metabolism》新技术为β胰岛素细胞的再生铺路

                图中散发绿色荧光的是β细胞生物通报道:“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药物使β细胞生长,就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UCSD医学院细胞与分子医学系教授Maike Sander医学博士说。“通常患者体内仍有残余的β细胞,但是依靠这些细胞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当人还在子宫内时,β细胞就开始产生,出生后继续保持再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再生速度下降,新生细胞数量就会减少。另一方面,β细胞扩增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细胞分裂,但是体内具有分裂能力的β细胞较为罕见(数量占比<1%)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04

  • 著名学者朱健康最新PNAS文章:利用STTM技术解析miRNA功能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hort tandem target mimic rice lines uncover functions of miRNAs in regulating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的文章,利用STTM技术大规模沉默水稻miRNA,并发现了多种miRNA的新功能,为进一步深化miRNA功能研究和水稻遗传改良提供了有效资源。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5月1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朱健康教授,朱教授致力于植物抗逆境研究,他曾表示植物抗逆境的遗传机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科学问题,虽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04

  • 两篇背靠背Nature Biotechnol文章:更精确,更快的疾病模型构建方法

    生物通报道:近年来,科学家已经构建了多种源自干细胞,在培养皿中培养出来的多种组织类器官,比如肾脏,肠道和大脑。虽然这些微型器官为研究发育与疾病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是许多研究人员依然希望能通过动物模型来自验证这些体外研究结果。5月1日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的研究成果,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将类器官移植到小鼠中,构建出了一种更快,更准确的大肠癌(CRC)鼠模型。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有120多万新增病例,导致60万人死亡,尽管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发针对这种疾病的更好治疗方法,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03

  • 宝日医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官网更新啦!

           通知公告 尊敬的客户:大家好!自即日起,宝日医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官网全新上线啦!新网站整合了原来www.takara.com.cn和www.takarabiomed.com.cn两个网站内容。今后,请大家登录www.takarabiomed.com.cn查询Takara公司的所有信息。由此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03

  • 青年教授连发三篇文章 介绍糖尿病智能诊疗技术

    生物通报道: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叶海峰教授主要从事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工程,近期其研究组接连在Science子刊,Nature子刊发表文章,介绍了关于糖尿病智能诊疗研究的最新成果。首先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上,研究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策略设计、构建了一种智能胰岛素传感器并能够用于诊断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他们巧妙地设计、合成了一种能自我回馈调节的胰岛素传感器,可以高效识别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当血液里的胰岛素超过一定阈值后,其可以调控表达脂联素(Fc-adiponectin),从而缓解胰岛素抵抗症状起到治疗效果。为了验证该胰岛素传感器在体内长期的诊疗效果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02

  • 华东师范大学发表Science子刊封面文章:糖尿病诊疗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martphone-controlled optogenetically engineered cells enable semiautomatic glucose homeostasis in diabetic mice”的文章,将活体组织和高科技相结合,研发出了一种集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诊疗新系统,首次实现通过智能手机超远程调控治疗糖尿病的目的。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26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封面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28

  • 又一华裔新星 Nature发文报道成像技术重大突破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电子预共振受激拉曼散射显微镜(Electronic Pre-Resonance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Microscopy)。这一技术结合了拉曼散射光谱窄(~1 nm)以及荧光分析灵敏度高的优点。研究人员利用这种荧光成像技术,发现了24种颜色各异的探针,展示了多达16种颜色的活细胞成像和8种颜色的脑组织成像。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19日的Natur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闵玮教授,闵玮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08年在哈佛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导师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教授,之后在其课题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28

  • 李曾慧平教授最新文章:消除伤痕的神奇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具有双重功效的“平疤贴”技术,这种治疗方法能治疗因烧伤、手术、创伤而形成的增生性疤痕,兼具有传统压力垫及硅凝胶贴的优点。同时这一研究组也报道了一种全新的3D打印平疤技术,为许多因灾难或事故导致的疤痕患者带来了福音。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Burns杂志上。领导这些研究的是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教授李曾慧平,她同时也是北京大学、澳洲Curtin科技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等处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烧伤及的疤痕处理,手部康复,儿童手部功能障碍的处理等。从港铁纵火案、台湾粉尘爆炸事故,到中东地区爆发战争,还有汶川地震等,大量病人因烧伤而接受治疗,皮肤伤口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28

  • 诱导人类老年肌肉干细胞重建技术

    生物通报道:还记得动画片《大力水手》的故事吗?吃了菠菜罐头的Popeye马上长出强壮的肌肉,获得更强的力量。人类对力量和寿命永远有着无穷的渴望,对风烛残年的老人和天生的肌肉萎缩症患者而言,更是如此。斯坦福Burnham Prebys医学发现研究所(SBP)的研究人员,在《Genes & Development》杂志报道了有关“干细胞介导肌肉重建”不为人知的过程。公布了因衰老导致的肌肉干细胞(muscle stem cells ,MuSCs)机能减退的分子机理,并将MuSC衰老与肌肉萎缩症有机结合起来。 “对成年人的骨骼肌来说,肌肉生成的过程取决于通常处于静止休眠状态的MuS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27

  • Nature子刊公布技术突破:新一代显微技术

    生物通报道:我们的免疫系统是由各种各样的细胞类型组成,用以完成监测组织稳态的各种任务,防止病原体入侵,以及去除受损细胞。为了确保这种高度复杂的系统平稳和有效地被控制,生命机体需要进行精细沟通协调,这有赖于精确的信号沟通,为此我们的免疫细胞采用了范围广泛的生化信号通路,由可溶性蛋白质或直接的细胞-细胞接触激活。这些途径也成为了现代药物的靶向,例如癌症免疫治疗就是针对特定结构或细胞类型引导免疫应答。但是要按照期望的方式找到影响免疫系统的新药物,小分子或生物体并不容易,因为免疫信号常常是由可溶性蛋白质,以及通过细胞-细胞接触的直接相互作用组合而成,它们的作用十分微妙,而且难以追踪。迄今为止还没有快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26

  • Nature子刊: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报告原发肿瘤及其不同转移程度的遗传异质性

    生物通报道:由于转移性疾病的致病机理尚未清楚,乳腺癌的跟踪研究和频繁取样较为困难,因此,目前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仍建立在原发肿瘤治疗的基础上。从死于不同转移时期的患者身上获得研究标本,是唯一一种允许科学家们从整体水平鉴定该疾病转移特征的手段。独特的转移预兆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Jules Bordet研究所乳腺癌转化研究中心J.C.Heuson实验室与布达佩斯大学,法兰德斯生物技术研究所,和鲁汶大学合作,在10例从早期肿瘤发展成不同转移时期的患者身上得出结论,所有转移都起源于一个单一的转移预兆,而非多个独立的肿瘤散播事件。从基因组的角度分析,研究人员根据体细胞基因突变和基因拷贝数差异推断得出两种疾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26


页次:144/494  共9869篇文章  
分页:[<<][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