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医学突破:利用患者干细胞构建芯片上的疾病模型
生物通报道 来自哈佛大学的科学家通过联合干细胞和“芯片上的器官”( organ-on-a-chip)技术,第一次培育出了携带一种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类功能性心脏组织。这一研究似乎标志着朝着个体化医疗迈出了一大步,其证实了可在实验室中复制出包含患者特异性遗传疾病的大块组织。这一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研究工作,是由来自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Wyss生物工程研究所、波士顿儿童医院、哈佛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及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合作完成。利用跨学科方法,研究人员模拟出了由单基因Tafazzin(TAZ)突变所引起的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性心脏病——Bar
-
癌症免疫疗法著名学者Science发表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旗下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利用免疫疗法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的新方法,这种免疫应答方法能被用于病患的癌症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5月9日的Science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NCI癌症研究中心外科部主任Steven A. Rosenberg博士, Rosenberg博士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著有《癌症生物治疗--原理与实践》等著作,曾令接受治疗的一半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肿瘤缩小,其中20%的患者痊愈。前文:Science针对多种癌症 提出新癌症免疫疗法 在转入TILs后,这位患者转移性肺部和肝脏肿瘤情况稳定
-
《科技评论》评出今年十大最突破科技创新
众所周知,“创新”是整个科技行业的灵魂所在,也是科技发展的源动力。每一年我们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科技创新,有的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能够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技评论》杂志近日评选出了“2014年10大最具突破性的科技创新”,这些技术不仅在如今看来非常具有创新性,同时还会在未来数年内发挥重要作用。 (1)农业无人机 简介:这种廉价的农业无人机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图像处理模块,能够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密切监测,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虫害管理效率。突破性:配备摄像头、支持遥控操作、售价低于1000美元。主要研究公司(机构):3DRobotics、雅马哈和P
-
《Cell Metabolism》杂志发表中国科学家利用TALEN技术研究肿瘤抑制基因PTENα的重大进展
北大医学部的尹玉新组利用TALEN技术深入研究PTEN的同型蛋白质PTENα的过程中,发现该种蛋白质在线粒体的新陈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成果以题为“PTENα, a PTEN Isoform Translated through Alternative Initiation, Regulates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Energy Metabolism”的论文形式发表在近日的《Cell Metabolism》杂志上(IF: 14.62)。PTEN是一种强有力的肿瘤抑制基因,在人类肿瘤病变过程中经常发生突变。生殖细胞系中的PTEN突变和癌症敏感性疾病有关,比如
-
Nature发布合成生物学重大突破
生物通报道 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们构建出了一种细菌,其遗传物质中加入了自然中不存在的DNA碱基对。只要供给分子构件,这一独特细菌的细胞可以几乎正常地复制这些非天然的DNA碱基(延伸阅读:3月王牌聚焦:合成生物学的春天)。该研究的领导者、TSRI副教授Floyd E. Romesberg 说:“两种DNA碱基对A-T和C-G编码出了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命,我们构建出了一种生物体其稳定了包含了除此之外的第三种非天然碱基对。这表明了有可能存在其他的信息储存方式,使得我们更进一步地扩展了DNA生物学,从新药到新的纳米技术它将具有令人兴奋的、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突破性的成
-
PNAS发布无创产前及疾病诊断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人体血液中循环的一些微小DNA片段可让科学家们监测癌症的生长,甚至窥视到发育胎儿的基因序列。然而分离并测序这些少量的遗传物质却很少能够了解到DNA如何被利用来生成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细胞、组织以及生物过程,由此定义我们的身体和生活相关的信息。现在,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超越血液中DNA序列所传递的静态信息,通过监测血液中另一种遗传物质——RNA的水平改变生成了更为动态的图像。生物工程系和应用物理学教授Stephen Quake博士说:“我们将这一技术视作是一种‘分子听诊器’。它广泛适用于对任何的组织进行分析。并且具有许多潜在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利用它
-
日本理化所:提高体细胞重编程效率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 将成体细胞转变为能够发育为其他类型特化细胞的干细胞是当前医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其为治疗疾病及修复受损组织带来了巨大的希望。然而当前用于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的一些技术仍然存在缺陷且效率低下。在一项帮助提高重编程效率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定量生物学中心的Sayaka Higuchi和同事们发现,在软的或有弹性的基质上培养细胞可以提高某些干细胞重编程标记物的表达(延伸阅读:同济大学Cell Res提高细胞重编程效率的新方法)。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在柔软的表面培养细胞可以影响它们的增殖和更新能力。由此驱动了Higuchi和她的研究小组着手研
-
Nature医学:发现脆骨病治疗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 来自Baylor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治疗脆骨病的新方法,脆骨病又称作为成骨不全症,是一种先天性的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特征为骨质脆弱、蓝巩膜、耳聋、关节松弛。其病变不仅限于骨骼,还常常累积其他结缔组织如眼、耳、皮肤、牙齿等。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这项研究表明,在骨基质中一种叫做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重要信号蛋白过度活化与这一疾病的病因有关。Baylor医学院分子与人类遗传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Brendan Lee博士说:“在儿童和成人中脆骨病具有许多的遗传原因。尽管我们发现了许多不同的形式,临床医生仍然无
-
广谱流感疫苗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曹永长教授课题组与美国Firstline Biopharmaceuticals公司合作,在广谱流感疫苗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流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目前流感病毒的感染仍然是造成全球人类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13年2月开始的H7N9流感给我国禽业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疫苗免疫是预防流感的主要方法。流感病毒的多宿主和高度变异性,使得现有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受到限制。 目前使用的疫苗只对特定的病毒株具有保护效力,一旦出现流感病毒新亚型或新毒株,现有疫苗就会失去其保护效力。WHO每年都会针对流感病毒的流行状况预测下一年的流行
-
科学家借助最新实时成像技术观察大脑工作过程
人脑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约有上万亿的突触连接,形成了迷宫般的网络连接。每个神经元包含有数百万的蛋白质,执行不同的功能。确切地说,是各种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脑网络,而人们对这些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最近,美国迈阿密大学(UM)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实时成像技术,第一次让人们能直接看到活动物脑中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蛋白质的“社交网络”“蛋白质虽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网络,就像人类的社交网络那样。”该项目首席研究员、迈阿密大学文理学院生物学教授阿基拉·奇巴解释说,“虽然网络的级别不一样,但在一个既定网络的基本单位之间,发生的行为都大致相同。”新技术能让
-
北大生科院PNAS发布单细胞测序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icrofluidic single-cell whole-transcriptome sequencing”的文章,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微流控单细胞全转录测序新方法,这种方法有效地消除转录组高度动态特性所带来的测量差异,提高单细胞全转录组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是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的赵亮博士,黄岩谊教授和汤富酬教授。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dynamic Optical Imaging Center, BIOPIC)是北京大学于2010年成立
-
微流体技术揭示早期胰腺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生物通报道:根据密歇根大学医疗体系的一项研究,在胰腺癌的早期阶段中,癌细胞在血液中移动,并可以在癌症诊断之前被检测到。肿瘤生物学中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范式是,上皮癌以一种线性方式发展,通过这种方式,癌症依次获得其典型性能。在这种模型中,在大的原发肿瘤建立之后,肿瘤细胞获得转移潜能。然而,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线性回归模型与临床观察并不一致。一些因慢性胰腺炎而接受胰腺切除术的患者,会发展为弥漫性PDAC,然而在组织学分析中只发现有癌前胰腺上皮内肿瘤形成,而没有肿瘤。此外,在没有转移性疾病临床证据的小原发肿瘤(<2cm)患者中,胰腺切除术后,由于转移性癌的复发,5年生存率小于18%。这些
-
科学家开发单细胞全转录组测序新技术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黄岩谊、汤富酬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题为“Microfluidic single-cell whole-transcriptome sequencing”的论文。该研究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实现了高质量单细胞的全转录组测序样品准备,全面提高了单细胞全转录组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而在生物体内没有任何两个细胞是完全相同的。传统的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混合的大量细胞进行的,无法观察到单个细胞之间细微的差别。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实验技术,提供了更加定量与客观的证据,表明在许多关键生命过程例如胚胎发育
-
科学家首次利用克隆技术产生胰岛素分泌细胞
科学家在“治疗性克隆”领域又实现突破。美国纽约研究人员使用克隆技术,以糖尿病患者的DNA首次制造出胰岛素分泌细胞,完美匹配病人的DNA。这是继一周前公布的首次利用成人皮肤细胞克隆出干细胞后,一个月内第二次出现的克隆干细胞实验,但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将首先以治疗为目的,服务于糖尿病患者。 干细胞诱导分化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移植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但过程并不完善,一系列问题使之并未应用临床,这也是科学家们尝试以基因手段进行解决的一个原因。 据英国《自然》杂志在线版、《每日邮报》在线版4月29日(北京时间)报道,纽约干细胞基金会研究所迪特·艾格里领导了这次新研究。科学家们从一位
-
Nature癌症综述:成像技术带来的革命
生物通报道:治愈癌症是许多科学家奋斗一生的目标。现在人们已经开发了一些抗癌药物,癌症的生存率也逐渐提高,但是这些药物并不完美。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们认为,活细胞和组织成像技术的进步,将为癌症药物的研发领域带来一场革命。《自然癌症综述》(Nature reviews caner)是《Nature》旗下介绍癌症研究最新进展的权威期刊,是世界公认的肿瘤研究领域的顶尖综述杂志。日前该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综述,介绍了癌症研究中成像技术的发展。文章写道,在先进成像技术的帮助下,研究者们将更容易鉴别最有潜力的新药,并将它们推向临床试验。这篇综述指出,将生物学成像技术整合到药物研发的初期,可以为复杂疾病(例如癌
-
analytica China 2014:看现代分析技术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过去,食品分析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检测项目也相对较少,大多聚焦在食品卫生方面。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但也涌现出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包括镉大米、塑化剂、三聚氰胺、毒豆角、苏丹红、小龙虾中毒事件等等。伴随着这些事故的发生,国家也对食品安全标准、法规不断升级和提高,并出台了中国第一部《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增补也时时见诸报端。这也意味着食品分析的重点已经转移到食品安全领域,检测项目也扩展至非法添加剂、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以及以微生物、生物毒素为代表的生物检测。
-
上海巴斯德所手足口病双价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
手足口病产生于20世纪中期,已成为一种广泛流行于婴幼儿的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而导致死亡。近几年,疫情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爆发,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隐患,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开发手足口病预防性疫苗也成为疫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诊断和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感染引起。因此,开发能够同时预防EV71和CA16感染的双价疫苗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蔡一村博士
来源: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时间:2014-04-30
-
科学家利用新技术检测脑波
你曾不小心错过了红灯信号或停车标志吗?或有人让你注意某件事,而你经过了却完全没看见?最近,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贝克曼研究所科学家正在用一种新技术来检测脑波,研究大脑是怎样处理外部刺激,决定这些信号能否进入人们的意识引起觉察的。相关论文发表在本月出版的《认知神经科学》杂志上。 “当有几件事同时需要注意时,我们只能察觉到我们所看到的。”伊利诺斯大学贝克曼研究所博士后凯莉·马苏森说,比如当你开车时,要集中精力遵守交通规则,这时突然有车辆、行人或动物跑到了马路上,你会不会看到这一突发事件? “在开车时,人们看事物的时间很短,而且看得很模糊,因为在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时,其他事件很难进入我们
-
活细胞成像新技术
活细胞荧光成像是生命科学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在荧光成像实验中,研究人员通常需将一个荧光团连接于细胞中的目标生物分子上。常用的荧光团包括荧光蛋白、量子点和小分子荧光染料等。其中,尺寸最小的小分子染料约为几个纳米,而多数生物分子本身的尺寸即在纳米级别。因此,如何进一步减小荧光团的尺寸,从而降低荧光标记对目标分子生物学功能的干扰是活细胞成像技术发展的一大挑战。最近,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兴课题组与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黄岩谊课题组合作,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活细胞成像技术,突破了成像标记基团的尺寸极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转向探索另外一种成像模式,即受激拉曼散射显微成像(Stimulated Ra
-
科学家研究新方法:使用光脉冲"开关"脑细胞
凤凰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据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科学家成功研究一种大脑“关闭键”,具体来说,就是使用光脉冲来有效关闭脑部神经活动。2005年,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卡尔•戴瑟罗斯(Karl Deisseroth)掌握了使用光线对独立脑细胞进行开关的技术,他将这个技术命名为“光遗传学”。自此开始,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们开始使用这种技术研究脑细胞、干细胞和其他需要电信号控制的细胞。但是,经过实践证明,这项技术中涉及的光敏蛋白只在“开启”细胞的时候有效,在“关闭”细胞的时候就“不太灵光”了。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科学家终于在这一领域有了新的突破——掌握了开启和关闭神经元的有效方法。戴瑟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