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基因测序技术可实时分析疫情病菌类型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在短时间内快速测出病菌基因组成为可能,在有疫情发生时,可以实时分析病菌类别,及时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病菌,但如果它发生变异而对抗生素甲氧西林产生耐药性,引起的感染就难以治疗。目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在全球广泛传播,其防治难点在于它有许多亚型,难以及时分辨,因此不容易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一次MRSA疫情中留下来的样本,在实验室中重新模拟了不同亚型MRSA的传播情况,并用基因测序技术对这些病菌进行分析。 领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7-05

  • Nature子刊:新技术攻克单分子测序大问题

    生物通报道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CSHL)的一位定量生物学家及同事们开发出了一种融合错误校正新方法攻克了单分子测序的重大问题,可将长读取(long reads)的准确度提高到99.9%。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7月1日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欢迎索取PacBio测序仪的最新资料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冷泉港实验室助理教授Michael Schatz以及马里兰大学国家生物防卫分析和反制中心的Adam Phillippy 和 Sergey Koren。在这篇文章中,研究小组开发了一个软件包可校正单分子测序新技术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它生成的每五个或六个DNA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7-03

  • 教授Nature子刊获癌症研究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oft fibrin gels promote selection and growth of tumorigenic cells”的文章,提出了一种分离和培养肿瘤再生细胞(tumor-repopulating cell)的新方法。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入选者汪宁教授(专访汪宁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新视点),以及同济医学院黄波教授,这项研究是汪宁教授其华中科大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细胞生物力学与再生医学实验室和在美国伊利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7-03

  • 产前诊断技术的新突破

    你想在孩子出生前知道他/她是否患有遗传病吗?大多数父母应该是愿意的,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诊断结果必须非常准确;第二,时间尽量早,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第三,诊断过程一定要简单、安全而且廉价。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科学家们一直没能找到能够同时满足这三项条件的产前诊断技术。目前比较流行的产前诊断技术是羊膜穿刺术,即从发育胎儿周围的液囊中抽少量样本,从中找出胎儿身上脱落的细胞,然后进行基因测序。此法比较准确,价格也不高,但它属于侵入性方法,对胎儿和孕妇的影响都太大了,而且容易导致流产,所以很多母亲不愿意采纳。如果你出于某种原因一定要预先知道胎儿的情况,办法也是有的,那就是先进行体外授精,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时间:2012-07-03

  • 锌指技术首创者Nat Methods:替代基因治疗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  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惊人简单及安全的破坏细胞内特异基因的新方法。科学家们证实其可作为实验性基因治疗一种更安全的替代用于对抗HIV感染,由此显示了这一新技术的医疗潜力。相关论文发表在7月1日的《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杂志上。“我们证实我们可以修饰细胞的基因组,且不会出现长期以来传统基因治疗技术相关的麻烦,”文章的资深作者、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和化学教授Carlos F. Barbas III说。这一新技术采用了锌指核酸酶(ZFN)蛋白,其可以在基因组精确位点结合和切割DNA。当前ZFNs正开始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和潜在疾病治疗,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7-02

  • 广州东盛生物参加美国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

    美国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始创于1993年,每年举办一届,其宗旨是致力于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发展及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生物产业的全面进步。目前,该展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规模和最高档次的生物技术盛会,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广州东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中国生物制品厂商参加美国生物技术大会。广州东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盛生物”)成立于2005年1月。东盛生物秉着“至臻品质,至臻服务!”的理念,注重产品的深化与细分,更专注于品质的提升。我们明白只有最好的品质,才能给予最好服务。正是缘于此,09年“东盛生物”以优良品质敲开了国际市场大门,并迅速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打开市场,并获得广大

    来源:东盛生物

    时间:2012-07-02

  • 日本开发出骨骼再生新技术

    新华网东京7月1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研究人员1日在美国《组织工程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动物实验中仅利用干细胞的培养液就实现了动物受损骨骼的再生。而以往实现骨骼再生,需要利用来自骨髓的干细胞。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上田实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在干细胞的培养液中,有一些细胞因子可以调整细胞的增殖和死亡。研究人员于是将这种培养液先涂到生物医学材料胶原蛋白海绵上,再将其移植到缺失了部分头盖骨的实验鼠头上。4周后,这些实验鼠头盖骨缺失的部分有90%以上实现了再生。研究人员还发现,实验鼠体内的干细胞会大量集中到头盖骨移植了胶原蛋白海绵的部分。这说明,干细胞培养液具有汇集干细胞的效果。研究人员下一步将展开人类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7-02

  • 北大应用纳米技术快速诊断流感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世纪三大流感疫情包括1918年西班牙流感疫情、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甲型H1N1流感共计造成四千多万人死亡,且伴随着巨大的经济损失。进入21世纪后SARS、H1N1、禽流感等的爆发也在全球引发了大范围恐慌及经济损失。然而,目前流感的诊断需要结合流行病史、临床症状以及病原学检查的综合分析来进行,耗时极长,无法满足快速诊断的需求。北大研究人员通过自主研发的呼出气冷凝液采集装置快速、简易地采集呼出气冷凝液(相关成果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利用硅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技术研发了一套快速检测流感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短短几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12-06-29

  • 我国抗除草剂转基因技术突破重围

    ——“草甘膦”可抗除78种杂草中的76种  自人类耕作以来,就在探索有效防除杂草的途径。草甘膦,因能在结构上阻断植物体内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导致杂草和作物死亡,有效控制危害最严重78种杂草中的76种,而占据着农药销售榜的首位。    科学家梦想将抗草甘膦基因导入作物中,获得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抗除草剂,便成为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后,最具优势的性状之一。    这些特性首先增加了作物的产量。“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可采用窄行间距方法,比如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行间距能从76厘米缩小到33厘米或更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6-28

  • 诺奖得主连发两篇Cell文章:piRNA突破性发现

    生物通报道:来自麻省大学医学院,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连发“piRNAs Initiate an Epigenetic Memory of Nonself RNA in the C. elegans Germline”等两篇文章,介绍了一种小分子RNA:piRNAs在线虫生殖细胞中的新作用,从中也指出了一种由piRNAs诱导的多代表观遗传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2006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之一Craig C.Mello教授,他与另外一位美国科学家Andrew Z.Fire由于在RNA干扰——双链RNA引发的基因沉默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此项殊荣。目前M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27

  •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公布(生物类)

    生物通报道: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初评通过通用项目27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5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58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表示,将认真查处在评审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取消其本年度评审资格。这些推荐项目中,具体的通过初评的生物类项目包括:1.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通过项目目录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推荐专家 2 药物反应种族差异与个体差异的遗传机制研究 周宏灏 桑国卫,樊代明,贺福初 4 TGF-β/Smad信号通路维持组织稳态的生理功能和机制 杨 晓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27

  • 美食品商用先进技术"造"健康食品

    有机种植的食品当然是最新鲜、最具有营养价值的,但是现在工业社会的中低收入家庭已经离不开制成食品。谷物早餐制造商一度利用商业营销改变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把即食谷物早餐放在每个家庭的早餐桌上,后来他们又利用先进技术把这种食物过度加工。现在,他们正利用相同技术把更多的天然、健康成分还原到早餐里。真正的食客想要什么?是当地种植的有机食品,完全未被工业加工过,由马车或者驴车运输到市场上,这种食品不仅价格便宜,还容易大量获得。可这是今天的工业化社会不想要的。但是技术和健康不应该对立,有理由相信,进化中的技术以及整个食品工业正在帮助大众寻找能承受的、喜欢的食品,这些新机器和新处理过程带来的是食物仿佛没有被处理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2012-06-27

  • 研究发现古代日本一种埋葬方法与麻风病有关

    新华网东京6月25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从江户时代的“戴锅葬”尸骨中,首次检测出了麻风杆菌的DNA。这说明“戴锅葬”这种日本古代埋葬方法或与麻风病有关。“戴锅葬”是指土葬时在死者头部像戴安全帽一样罩上钵或铁锅的独特埋葬方法,常见于在日本东部太平洋沿岸战国时代到江户时代(15世纪末到19世纪)的墓葬中。关于“戴锅葬”的原因一直没有明确研究结论。国立感染者研究所麻风病研究中心主任铃木幸一在日前举行的日本麻风病学会年会上说,他率领的研究小组对千叶县木更津市俵之谷遗址和神奈川县茅崎市臼久保遗址中江户时代的“戴锅葬”尸骨进行了研究。他们从存在类似病变痕迹的鼻腔旁采集了骨骼样品,结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6-26

  • 南京农业大学房经贵教授课题组果树育种新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

     近日,园艺学院房经贵教授在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0%学术期刊“Critical Review in Biotechnology”(影响因子5.28)撰写题为“Plant variety and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advances and prospects”的论文。该文对以往植物品种鉴定技术与鉴定措施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以及MCID应用的优势等进行了综合介绍。现已在线发表: http://informahealthcare.com/doi/abs/10.3109/07388551.2012.675314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时间:2012-06-26

  • 华裔NIH创新奖得主Nature获单细胞技术突破

    生物通报道: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systems biology by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and combinatorial labeling”的文章,采用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技术策略,解决了荧光显微技术中,无法同时观察多种分子种类的问题,让系统生物学进入单细胞时代!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Methods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加州理工学院华裔科学家蔡龙(Long Cai),蔡博士毕业于哈佛学院,去年曾荣获美国卫生研究院“创新奖”。在Nature Methods评出的几年的值得关注技术中,单细胞技术都榜上有名,这是一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25

  • 新农业技术使果蔬营养今不如昔

    很多国家的科研人员都惊讶地发现,随着西红柿个头越来越大,其中部分营养元素正逐渐减少。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蔬菜和水果身上。果蔬营养今不如昔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生化学院退休教授唐纳德·戴维斯一直致力于研究食品的营养。他曾领导一科研小组对美国农业部从1950年到1999年记录的43种蔬菜水果的营养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这些蔬果的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平均减少5%到40%不等,其它微量元素,包括镁、锌、维生素B6等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例如,1999年生产的蔬果中比1950年的同类蔬果蛋白质平均含量减少6%,核黄素减少38%,其中芹菜、青椒和西红柿丢失的蛋白质最多,茄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时间:2012-06-25

  • 美改进阻止癌症复发化疗技术

    (记者张巍巍)据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20日(北京时间)报道,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依靠静态的图像来了解导致癌症复发的关键蛋白。现在,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SMU)的生物化学家另辟蹊径,为人体P糖蛋白(P-glycoprotein)构建了动态的三维计算机结构模型,使其能更直观地显示P糖蛋白的工作原理,这有助于改进阻止癌症复发的化学疗法。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的网络版上。P糖蛋白又被称之为多药耐药性蛋白,很多化疗药物不起作用都与其有关。P糖蛋白能够自发地从细胞内吸出毒素,但当癌症细胞表达出比正常细胞更多的P糖蛋白时,化疗药物将不再有效,因为P糖蛋白会把它当作毒素,在其摧毁癌细胞之前将其抽出。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6-21

  • 基因测序技术可实时分析疫情中病菌类型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在短时间内快速测出病菌基因组成为可能,在有疫情发生时,可以实时分析病菌类别,及时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病菌,但如果它发生变异而对抗生素甲氧西林产生耐药性,引起的感染就难以治疗。目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在全球广泛传播,其防治难点在于它有许多亚型,难以及时分辨,因此不容易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一次MRSA疫情中留下来的样本,在实验室中重新模拟了不同亚型MRSA的传播情况,并用基因测序技术对这些病菌进行分析。领导本次研究的沙伦·皮科克教授说,利用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6-21

  • 两大机构利用测序新技术发多篇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糖尿病,内分泌代谢研究中心以及威康信托基金会(Wellcome Trust Centre)人类遗传学项目组的研究人员采用测序新技术,分别发表了两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外显子分析研究发现了糖尿病与代谢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以及找到了与心肌梗死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研究由牛津大学两大研究机构与Population Genetics公司合作完成,Population Genetics公司主要致力于通过多组个体基因组的同步分析,生产可加速大规模群体研究的产品。诺贝尔奖得主Sydney Brenner是这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在第一项研究中,来自牛津糖尿病,内分泌代谢研究中心的Mark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20

  • 液氮打浆技术破解"香蕉氧化变色"世界级难题

     香蕉深加工过程中,香蕉容易氧化变色,遇热后还会发生风味严重劣变,进而引起营养成分的变化。这个全世界香蕉深加工都面临的难题,近日被华南农业大学香蕉深加工课题组破解。预计5年内可以实现60万吨香蕉的深加工,可以帮助蕉农增收30亿元。  “打成浆的香蕉过一两个小时就完全被氧化变黑,好不容易做成的白色香蕉粉只要加水就变黑了。”香蕉深加工课题组负责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杨公明说,由于这些难题以前没有解决,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起香蕉精深加工产业体系,深加工率几乎为零。  通过香蕉深加工课题组历时9年的研究,最终研发出了“液氮打浆”的技术,突破了香蕉加工过程中易氧化变黑的难题,同时通过酶解技术、低温干燥技术有效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6-20


页次:246/494  共9870篇文章  
分页:[<<][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