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找到实时监视病人大脑化学变化方法
本报华盛顿7月15日电 (记者毛黎)美国梅约临床中心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找到了实时监视病人在接受脑深部电刺激疗法时大脑内化学变化的方法。此项突破性的成果将帮助内科医生更有效地借助脑深部电刺激疗法治疗帕金森氏症、抑郁症和妥瑞症等大脑疾病。 帕金森氏症、抑郁症和妥瑞症均与大脑中神经化学物质过量或缺乏有关,研究人员希望利用自己的发现开发出对大脑内化学变化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脑深部电刺激疗法系统,监视大脑神经化学物并调节它们达到适当的水平,帮助治疗上述疾病。 梅约临床中心神经外科张苏勇(音)博士表示,通过脑深部电刺激疗法、神经医学刺激法或其他刺激途径,大脑中能够释放出神经化学物质。他认为,随着对大脑研究的
-
诺贝尔奖得主与山大二院专家共讨肿瘤生物医学技术
2012年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学术大会与国际肿瘤转化医学论坛暨第七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将于7月21-22日在山西太原晋祠宾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将邀请国内外肿瘤方面的权威专家,与全国各地五百余名学术同仁共同分享、探讨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与肿瘤领域生物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与研究成果,这将是迄今为止我国肿瘤医疗学术界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盛会。 山医大二院早在年初成立了临床医学院院士工作站,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方,不仅在肿瘤专业技术交流方面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多位院士的加盟,让山医大二院院士工作站更具专业实力,推动了整个山西的肿瘤医疗技术水
-
干细胞权威PNAS转分化研究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 20多年来,医生们一直采用来自分娩后胎盘和脐带中残留的血液细胞治疗从癌症、免疫系统疾病到血液和代谢性疾病等各种疾病。现在,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的科学家们找到了一条新途径,利用称为转录因子的单一蛋白将脐带血(CB)细胞转变为了神经元样细胞,有可能成为治疗包括中风、脑外伤和脊髓损伤等广泛神经系统疾病的有价值的资源。相关论文发布在7月16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索尔克基因表达实验室的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教授,该研究是Belmonte与遗传学实验室
-
新方法可筛查肿瘤再生细胞
为什么现代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等通常无法杀死全部的癌细胞?为什么化疗后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的癌症会复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学界。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汪宁教授与同济医学院黄波教授领衔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部分答案。其论文《软三维纤维蛋白可促进肿瘤再生细胞筛查与生长》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在《自然—材料》上发表。 这项研究是汪宁带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细胞生物力学与再生医学实验室和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的细胞分子力学实验室,以及黄波带领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肿瘤免疫实验室合作,通过细胞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学、干细胞生物学、肿瘤免疫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了一种分离和培养肿瘤再生
-
全新测序技术利弊比较之单分子测序
生物通报道:在去年召开的美国微生物学会上,来自明斯特大学的医学微生物学家Dag Harmsen开始听到了有关德国大肠杆菌疫情爆发的传言,这场疫情首先在德国北部地区爆发,感染了至少4000人,夺去了超过50人的生命(德国范围内),在德国以外的欧洲地区也发现了76名患者。Harmsen教授在这场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将引发此次疫情的O104:H4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与2001年采集自一名溶血性尿毒症(HUS)体内的O104:H4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进行基因对比后,发现,两种菌株并非同源,引起此次德国EHEC暴发的O104:H4菌株来自一种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 O104:H4 55989
-
日发明诊断早期大肠癌新技术 准确率超过80%
新华社东京7月14日电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发明一种只要一滴血就能诊断早期大肠癌的新技术,准确率超过80%,这为早期大肠癌的防治带来希望。 日本《读卖新闻》网站报道说,迄今大肠癌诊断中使用的肿瘤标志物在初期大肠癌患者中检测感知度较低,无法在癌症早期阶段准确诊断。神户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吉田优等人使用高精度质量分析仪器,对大肠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液中的代谢物质“代谢组”进行研究分析。“代谢组”是指某一生物或细胞在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的低分子量代谢产物。 结果发现,大肠癌患者血液中有4种比较常见的生
-
宫颈癌早期诊断技术真灵
本报讯 (记者刘志伟 阮湘华)孙小蓉博士带领武汉“兰丁”科研团队自主创新,实现了宫颈癌早期诊断技术的重大突破。目前,已在全国完成102万人次的癌前筛查,发现了约4000名妇女的早期宫颈癌病变,经及时治疗均已痊愈。 11年前,孙小蓉博士将“自动显微镜诊断”技术从加拿大带回中国。“当时肿瘤早期检测对国人来说还很陌生。”孙小蓉说,国内医生往往要等到病理影像资料出来,才能判断是否发生癌变,这时已是癌症晚期了,治愈希望非常渺茫。事实上,癌症病变发生之前,细胞核内DNA含量早已变化,自动显微镜用早期肿瘤诊断软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一点。 为了积累大量临床案例,完成这项技术创新,孙小蓉博士在武汉东
-
Nature突破:香蕉基因组测序
生物通报道 由法国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小组近日完成了对香蕉品种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的基因组测序,并开始分析这一基因组草图。相关研究成果发布在了7月11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研究人员采用Roche 454、Sanger和Illumina的测序方法绘制出了双单倍体(doubled-haploid)Musa acuminata的基因组图。从生成的523Mb基因组序列草图中,他们继续开始探究植物的进化史和与其他植物的关系。 “参考芭蕉基因组序列代表了解开这一极其重要的农作物复杂的遗传学的一项重要进展,它的育种特别具有挑战性,”文章资深作者、法国国家科学
-
宫颈癌早期诊断技术获突破 已做百万人次筛查
宫颈癌早期诊断技术真灵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早知道” 中国科技网讯 孙小蓉博士带领武汉“兰丁”科研团队自主创新,实现了宫颈癌早期诊断技术的重大突破。目前,已在全国完成102万人次的癌前筛查,发现了约4000名妇女的早期宫颈癌病变,经及时治疗均已痊愈。 11年前,孙小蓉博士将“自动显微镜诊断”技术从加拿大带回中国。“当时肿瘤早期检测对国人来说还很陌生。”孙小蓉说,国内医生往往要等到病理影像资料出来,才能判断是否发生癌变,这时已是癌症晚期了,治愈希望非常渺茫。事实上,癌症病变发生之前,细胞核内DNA含量早已变化,自动显微镜用早期肿瘤诊断软件可以清晰
-
2012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公布
中国科技网讯 记者今天(11日)从科技部有关部门获悉,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经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和单位进行评审、评估,科技部和财政部2012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项目的审定工作已完成。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项目包括技术创新项目、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助项目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项目,共计7423项,中央财政预算计划安排资金48.0385亿元,首次拨付资金额
-
全新一代测序技术:没有光的测序
至今,新一代测序技术已经遍布全球上百个基因组测序中心 ——明斯特大学Dag Harmsen 生物通报道:在去年召开的美国微生物学会上,来自明斯特大学的医学微生物学家Dag Harmsen开始听到了有关德国大肠杆菌疫情爆发的传言,这场疫情首先在德国北部地区爆发,感染了至少4000人,夺去了超过50人的生命(德国范围内),在德国以外的欧洲地区也发现了76名患者。Harmsen教授在这场
-
Complete Genomics发表革新技术 刺激股票大涨
昨天,第三代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的股票大涨44%,皆因它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新文章。这篇文章介绍了一种新技术,将显著改善全基因组测序的准确性。周三收市时,Complete Genomics的股价达到2.93美元,较前一天上涨0.89美元,成交量近940万股,超过前三个月平均每天成交量(140万股)的6倍。这篇题为《Accurate whole-genome sequencing and haplotyping from 10 to 20 human cells》的文章于7月11日在线发表于《Nature》在线版上。通讯作者为Complete Genomics
-
Science医学:亨廷顿氏舞蹈病研究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 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两个关键性的调控蛋白对清除错误折叠蛋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错误折叠的蛋白可引起亨廷顿氏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 ,HD)进行性、致死性神经退行性变。相关论文发表在7月11日《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研究结果解释了亨廷顿氏舞蹈病破坏细胞的基本情况,并提供了明确的治疗机会,”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基因组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儿科学系遗传学部主任、细胞及分子医学教授、首席研究员Albert R. La Spada,博士说。La Spada说:“我们认为其
-
美技术创新领先秘密何在
现在大家都讲软实力。美国的软实力有多强,可以有很多争论。不过有一条基本无异议:美国的技术创新能力领先全球。一种常见解释是移民和其他文化的输入,比如晶片和微处理器厂家Intel,其创始人是匈牙利难民;来自俄国的犹太人移民则是Google 两位创始人之一;高科技人最崇拜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则深受旧金山湾区嬉皮文化的影响。嬉皮文化虽在美国发起,来源却五花八门,其中有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民权运动所带来的对另类生活方式的宽容,有欧洲新马克思主义流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还有从日本转口的东方禅宗对内心感觉的注重,等等。如果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没有多少人际关系资本的新移民,年青时行为有些怪诞的乔布斯,能在美
-
日开发新技术提高肝细胞癌检测准确率
日本东京大学医院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发现,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液中,有一种酶的功能会显著增强,利用这种酶为标志物进行相关肿瘤的检查,可大幅提高检测准确率,从而有助人们更早发现肝细胞癌,以展开治疗。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一种肝癌,约占成人原发性恶性肝肿瘤的90%。 这个研究小组对239名肝硬化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其中147人已患上肝细胞癌。研究人员发现,癌症患者血液中的线粒体型肌酸激酶的功能大约是其他肝硬化患者的2倍。 研究人员说,用这种酶来检测肝细胞癌的准确率达到约60%,而现有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只有40%至50%,特别是对于2厘米以下的肿瘤,现有方法只有20%至4
-
科学家研制出快速制造血管方法
日前,《自然—材料学》杂志在线报道了一种通用的血管快速成型方法,该法利用碳水化合物玻璃体作为可消耗模板,从而实现在所设计的人体组织中形成血管网。该方法或可使设计出的人体组织中用于维持功能的支架在一定生理密度下按比例增大,并被用作治疗替代物。如果没有血管网络运送养分、氧气以及代谢副产物,组织将很快产生坏死细胞,阻碍组织功能的运行。但要在实验室中培养出布满立体血管的组织,其过程是缓慢而复杂的,且所需的材料和细胞种类通常也受到限制。Christopher Chen等人利用3D打印技术以及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建立了一种玻璃长纤维网络并将其与活体细胞悬浮液混合填入细胞外基质中。在基质发生交联后,研究人
-
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将推广
本报讯 (记者匡远深)7月6日,中国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峰会议在北京举行。据悉,该联盟将在全国建立肿瘤微创治疗体系,开展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多中心临床研究。 高峰会议透露,该联盟将推广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完善相应的诊疗规范及治疗指南,计划5年内在全国建立10家以上肿瘤微创治疗技术临床示范培训中心、100家以上肿瘤微创治疗技术推广医院,使更多的肿瘤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促进肿瘤微创治疗领域相关设备的研发、科研转化以及产业化进程;通过示范推广肿瘤微创治疗技术,逐步形成以“微创医学”为发展方向、以“微创根治性手术”为核心技术的肿瘤微创综合性治疗新格局。 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建人刘玉
-
Nature & Cell两大顶级杂志获表观遗传研究突破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宾州大学与西北大学的两个研究组,近期分别在Nature和Cell这两大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分别取得了表观遗传学核小体研究方面的突破性进展,这两项的关键点都来自其重要的研究新技术——宾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展了超高分辨率ChIP-exo技术,而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则研发了一种基于改造后组蛋白的化学修饰,来直接绘制核小体中心的方法。在“Genome-wide Nucleosome Specificity and Directionality of Chromatin Remodelers”文章中,宾州大学首席研究员B. Franklin Pugh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利用了一种称为核酸外切
-
Nature:新技术实现无创产前诊断重大突破
生物通报道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只用来自母亲的血液样本完成了对未出生婴儿的基因组测序。用这种新方法获得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与一个月前华盛顿大学报道的一项研究相关。在那项研究中,采用了斯坦福从前开发的一项技术利用来自母亲的血液样本,加上来自母亲和父亲的DNA样本完成了对一名胎儿的基因组测序。然而,斯坦福新研究中的全基因组测序并不需要来自父亲的DNA,这在可能不知道孩子的真正父亲(据估计在美国每1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是这种情况)或父亲可能无法或不愿提供样本时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这一技术将胎儿遗传测试向常规临床应用又推进了一步。工程学院教授
-
专访余永国:全基因组芯片技术破解医学难题
引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转化医学研究所。一个前来就诊的孤独症状患儿,还表现出营养不良,智力落后等异常情况,这引起了余永国医生的注意。余医生曾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分子诊断多年,在遗传病罕见病的分子诊断方面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为了帮助极度焦虑的父母探究其中的原因,余医生决定开展细胞遗传学分析。46条染色体,超过30亿碱基对,问题出在哪里?在完全未确定目标的情况下,首先得做全局筛查。能不能找到,以及如何高效且经济地找到其中的遗传异常呢?最终,通过全基因组芯片筛查这种高分辨率的技术找到了原因,原来这个患儿缺失了一种称为DHCR7的基因,这个基因缺陷会造成DHCR7酶功能缺损,从而导致体内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