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Nature方法学:促进BOLD信号相关细胞

    本周的《自然—方法学》报道了一种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记录手段的与信号促进有关的细胞鉴定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机器一般通过测量血液流动中的变化来监控大脑功能活动。基于对比度的血氧水平依赖性(BOLD)f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工具,在检测健康或患病的动物模型和人体的脑功能方面已经获得广泛应用。但是,反映局部细胞活动的BOLD信号的变化范围仍是未知,这让fMRI相关研究的分析变得不确定。利用配备有荧光传感器的显微镜,科学家可以跟踪观察到动物脑部的个体细胞的活动情况,但是迄今为止该方法还未直接与fMRI相结合。 Fritjof Helmchen等人采用fMRI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2-05-29

  • 深圳先进院癌症诊断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筹)蔡林涛研究员带领的纳米医学研究小组近期在癌症诊断技术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在癌症诊断的研究中,近红外荧光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癌症原位、实时、靶向的无损监测。吲哚菁绿(ICG)是一种具有近红外特征吸收峰的三碳花菁染料,是唯一一种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可用于临床诊断的近红外荧光染料。但是ICG的稳定性很差,在极性溶剂中会迅速聚集并分解,且在光照环境下会加速分解,这给储存和应用带来了困难。同时,ICG在水溶液中的不稳定性及在血浆中的快速清除率限制了它在荧光成像、目标组织定位方面的应用。蔡林涛课题组以ICG为荧光材料,聚合物磷脂纳米

    来源: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时间:2012-05-28

  • LED技术提高耳鼻喉检测仪器的质量、效率和寿命

    由于发光二极管(LED)技术在近几年的改进,使用此技术作为高能效光源在近期已经越来越普遍。里斯特(Riester)的ri-scope® L和e-scope®系列耳镜和检眼镜现在使用LED光,利用更白的光和出色的能效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和更长的使用寿命。里斯特的ri-former模块化诊疗工作站系列耳镜同样提供LED照明,并且通过消除对电池的需求将模块化选项和成本节约进行全面的结合。里斯特使用最先进的技术,以及包括耐用锂离子电池和自动电源管理在内的其他能效改进措施,为医生和护士提供了一系列耳鼻喉检测仪器,这些仪器可在更长的使用寿命基础上提供更高质量的光照。例如,ri-scope&re

    来源:美通社

    时间:2012-05-25

  • Science专题:蛋白质芯片技术(上)

    生物通报道  本周《科学》(Science)的一篇专题文章聚焦了蛋白质芯片(protein array)技术,其中略微谈到了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生物设计学院(Biodesign Institute)Virginia G. Piper个体化诊断中心主任Joshua LaBaer开展的一项研究。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的顺利完成,科学家们将研究日益聚焦到蛋白质上。蛋白质这一由遗传模板生产出的万能产物,在维持健康和疾病发生中均发挥着主要作用。蛋白质微阵列(Protein microarray)在生成DNA和蛋白质组的核苷酸序列分析的缺口上搭起了一座桥梁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24

  • Science专题:蛋白质芯片技术(下)

    生物通报道  本周《科学》(Science)的一篇专题文章聚焦了蛋白质芯片(protein array)技术,其中略微谈到了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生物设计学院(Biodesign Institute)Virginia G. Piper个体化诊断中心主任Joshua LaBaer开展的一项研究。上接:Science专题:蛋白质芯片技术(上)蛋白质芯片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所谓的正相芯片(forward phase arrays),一种蛋白质样品可用多种试剂进行筛选。捕获蛋白质(通常为一种抗体)首先被附着在玻片的表面。当将一份检测样品遍铺在芯片上,固定的抗体就可以用来捕获识别的抗原。检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24

  • 探索人类“肥胖基因”有突破

    广州日报深圳讯 昨日,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四川农业大学主导,由中、美、英、加等四国共12个单位的50多位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猪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基因组甲基化图谱》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该研究首次构建了猪不同部位脂肪和肌肉组织的DNA甲基化图谱,为预防人类肥胖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猪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这一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专家表示,该研究对促进猪作为人类肥胖疾病研究的理想模式动物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肥胖人口已超过3亿人据华大基因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肥胖是引发多种疾病的元凶,已成为世界五大流行性疾病之一,中国的肥胖问题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2-05-24

  • 专家谈转基因技术:不能过分夸张也不能无视发展

    转基因技术,以实现跨物种的基因交流和目标基因的定向转移,解决常规育种技术难以克服的抗病虫、耐逆、产量、品质等方面而著称于世。 据了解,目前,世界各国已累计批准21种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应用,涉及100多个转化体,13类目标性状,其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着重于发展抗性转基因,例如抗除草剂、抗虫、抗旱、抗盐碱和抗寒等;第二类侧重于改变作物的品质,比如增加营养、提高食品的医疗保健功能等,以及作为工业、药物、能源原料。 那么,转基因技术为什么会使农作物更加抗虫、抗旱、抗逆、高效?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效?目前亟待解决什么问题?针对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5-24

  • Thermo Scientific 高内涵技术高端用户会邀请函

    尊敬的客户,您好!如今,再生医学、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学等研究均需要大规模、高通量的生物学技术。高内涵分析因其特别适合细胞的复杂形态学分析,正日益广泛地被使用,为生命科学家研究固定后细胞或者活细胞的细胞功能提供了一个平台。高内涵成像可测量细胞内、细胞上和细胞周围随时间所发生的事件,作为革命性的发现和系统生物学方法,可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细胞功能,并为研究作出更好的抉择。赛默飞世尔科技拥有一系列高内涵成像平台,我们不仅有最新式的共聚焦成像、模块化的灵活设计、领先的生物信息学算法,而且分析软件简单易用、界面友好,确保我们在业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让国内科研工作者更多了解高内涵技术及其应用,赛黙飞

    来源:赛默飞世尔

    时间:2012-05-23

  • 卫生部初步确定检测地沟油七种方法

    新京报讯 (记者蒋彦鑫)“地沟油”走上餐桌一度让人谈“虎”色变,如何有效对其快速检测更成为关注焦点。卫生部昨日表示,自向公众征集意见以来,共收到762份关于检验方法或检验指标的建议,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目前正在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中。半年征集762份检测建议去年12月,卫生部向社会广泛公开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共收到762份关于检验方法或检验指标的建议。其中,有281个单位和个人提交了315项“地沟油”检测方法。卫生部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检验、化学分析等领域权威专家和相关机构在内的检验方法论证专家组,通过盲样测试等方式对征集到的方法进行了科学论证,初步确定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2-05-23

  • 研究找到防止神经疾病脑细胞死亡方法

    早老性痴呆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都与大脑中一些神经元细胞的死亡有关,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在动物实验中找到了防止这些脑细胞死亡的方法,患病实验鼠可以因此延长生命。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刊登报告说,莱斯特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其中所用实验鼠患有错误的蛋白质堆积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人类所患的早老性痴呆症、帕金森氏症等疾病也是由错误的蛋白质堆积引起,因此这些实验鼠是研究人类相关疾病的较好模型。 在这些患病实验鼠的大脑细胞中,存在一些形状错误的蛋白质,并且这些蛋白质不断积累引发机体的防御反应,导致细胞制造新蛋白质的能力被关闭。通常,如果错误蛋白质消失,这个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5-23

  • Cell:新测序技术揭示DNA中看不见的信息

    生物通报道  自DNA的“第六种碱基”被揭示出来,遗传学家们就面对着一个相似的问题。构成DNA的其中一种碱基胞嘧啶的两种修饰看起来几乎相同,然而却意味着不同的事物。而科学家们却尚未获得一种途径来逐个逐个碱基读取DNA,详细检测这些修饰在特异组织或细胞类型中的位置。现在由来自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和埃默里大学的科学家们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和检测了一项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新技术。研究结果在线发布在5月17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研究小组利用这一技术对来自人类和小鼠胚胎干细胞的DNA中的5-甲基胞嘧啶(5-mC)和5-羟甲基胞嘧啶(5-hmC)进行了定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21

  • 新技术或使瘫痪者自主生活成真

    研究人员最近报告称,一只通过大脑控制的机械手臂能让瘫痪者的自主生活变得触手可及。 此前关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已能使猴子控制机械手臂,并可让瘫痪病人控制屏幕上的光标。不过,研究人员并不清楚,人类是否能够通过控制机械手臂来完成更为出色和复杂的任务。 领导上述光标控制试验的美国布朗大学神经科学家约翰·多诺霍和同事,在两位患有闭锁综合征的病人(一位是58岁的女性,一位是66岁的男性)身上测试了该想法。 每位病人的运动皮层区,即大脑中控制随意运动的部分,都被植入了一排电极。这种被称为“大脑之门”的电极阵列能读取脑信号模式,然后将信号通过线路传送到一台外部电脑,最终由电脑将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2-05-21

  • 胡务亮博士Science子刊基因治疗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  利用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首创的基因转移技术,近期台湾的学者成功地恢复了四名罹患一种罕见的、致命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的一些运动能力。这一首次在人体获得成功的试验成果或有可能帮助到诸如帕金森氏症等更为常见的疾病的患者。相关研究发布在5月16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研究中的儿童年龄介于4-6岁之间,他们遗传了一种称为芳香族L-胺基酸脫羧酵素缺乏症(AADC)的罕见疾病。AADC的患者出生即缺失一种能使大脑产生多巴胺神经递质的酶。他们通常在幼儿期死亡。在1期临床试验中,国立台湾大学医院的胡务亮(Wuh-Lia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18

  • 基于RNA的硅立方支架的体外合成的治疗方法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研究者的两篇具有科学开创意义的论文显示:纳米尺寸的生物微粒合成具有抗癌与治疗其它疾病的潜力。两篇研究论文所介绍的是“绿色”纳米技术的新方法。之所以被推崇为“绿色”,是因为新方法并未使用人工化合物。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副教授 Luc Jaeger解释说,他所在的研究领域也存在着一场革 命;并且这是一场波及生物化学的所有领域的革 命,他所在的纳米技术领域尤其首当其冲。这场革 命与RNA在细胞中所扮演角色的理解密切相关。Jaeger说:“考虑到多达90%的人类基因组被转译成RNA这一事实,已经清楚RNA是构成生命基础的最重要的生物多聚体之一。RNA的意义是巨大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2-05-18

  •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同性恋?科学教你方法

    一张脸就能显示你是直是弯?该研究表明,人们能从细微表情判断陌生人性取向。 研究者发现,判断女性性取向更容易一些。 无论相亲还是求职,第一印象都很重要。初次见面时,坚定有力的握手、温暖可亲的微笑,不只是能给对方留下个好印象。最近,一项科学研究发现,不少人在一面之缘下,还能判断对方是直是弯(同性恋)!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不少人有个内在的“小雷达”,哪怕只看一眼,就能判断对方是否是同性恋。不过,这个“小雷达”判断女性性取向的准确度更高。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安排129名被试者观看96张黑白照片,其中包括男女同性恋者,照片上男女的发型部分均被遮盖,不戴眼镜不化妆,以防暴露明显的“线索”。被试者

    来源:凤凰科技

    时间:2012-05-18

  • 名校Nature子刊发表新技术突破

    生物通报道: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系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Virus-based piezoelectric energy generation”的文章,报道了一种新技术,能利用M13噬菌体(M13 bacteriophage)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这对于未来生物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成果公布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学副教授Seung-Wuk Lee,这位科学家致力于病毒改造研究,去年其研究组通过精心设计,对病毒个体的排列进行微调,创造出复杂的结构。这一技术可以用来制造新型光学装置,以及用来支撑软组织、牙齿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17

  • 最年轻华人院士Nat Methods解析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在近期公布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增选院士名单中,一位著名的华裔女科学家入选,这位青年科学家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岁考取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荣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评选出的“天才奖”,独得奖金50万美元。之后在她34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哈佛大学正教授。她就是庄小威教授,今天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年仅40岁,这也是目前为止最年轻的华人院士,这位女科学家主要从事显微成像方面的研究,曾研发了一种比传统光学显微镜高10倍以上的分辨率的显微技术,并将这种技术命名为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法(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ST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16

  •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挑战

    在乌普萨拉大学的一篇论文中,Åse Linné研究了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国家,虽然既缺乏工业基础,又缺乏科研架构,但仍然创造了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结果显示了该国军事科研和一个坚信传统中医的欠发达医疗系统的挑战的重要意义。并非只是西方国家聚焦于创造基于新科研发现的发明创新。中国自从1978年起,就开始不断加大投资创造“高科技产业”,旨在使中国现代化,并且打造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生物技术产业是这些高科技产业中的一个,但考虑到中国薄弱的科研基础,例如因为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而且中国传统上注重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所以中国对生物技术的投入是具有挑战性的。“考虑到中国自从1978年迄今

    来源:EurekAlert中文

    时间:2012-05-16

  • 基因专利技术或利大于弊

    在生物医学界,几乎每一家制药公司都有可能陷入错综复杂的基因专利纠纷。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取消了此前下级法院通过的某公司获得乳腺癌和卵巢癌患病风险有关的两种基因的专利权的判定。此判决一出,马上在研究人员、病人和药品制造商等利益攸关者中引起轩然大波。对于判例法系的美国来说,这一判决将意味着会影响到未来所有类似案件的走向。人类基因能否给予专利保护?对这一问题的界定关系到生物领域产业的发展。在生物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国亦有其背后的利益诉求。基因专利如何在市场和伦理的博弈中找到平衡点?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基因工程处处长贾书瑾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基因专利制度依然是利大

    来源:网易探索

    时间:2012-05-16

  • 我国家蚕基因研究在抗病毒领域取得新突破

       11日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家蚕转基因抗病毒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科研人员认为,家蚕对疾病的抵抗力将因此提高,同时桑蚕养殖业的风险也将随之下降。     据介绍,家蚕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昆虫。由于蚕病每年给养蚕业带来的损失占蚕业生产总收入的20%左右,桑蚕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蚕农面临较大风险。科研数据表明,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引起的蚕病,是对桑蚕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蚕病,该病传染力极强,难以控制。     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通过构建转基因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5-16


页次:249/494  共9870篇文章  
分页:[<<][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