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科学家发明新方法建立人工组织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9日(北京时间)报道,纽约大学物理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模仿生物组织内细胞间粘合方式的新系统,能用于从生物适应性化妆品到人造组织工程等多种工业生产中。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这种系统由纽约大学物理学院和软物质研究中心分部副教授雅斯那·布鲁吉克的实验室发明,是一种“水中油”溶液(乳剂),其表面性质就像生物细胞,能模拟生物组织的机械性质。 研究小组设计的这种原始仿生乳剂能模拟生物组织中细胞之间粘合的主要特征。他们此前曾设计出一种能操控球状物打包过程的方法,而在新研究中,他们通过模拟机械压力如何影响细胞间蛋白质和蛋白质的粘合,找到一种能再现生物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6-07

  • 药物研发新突破,为分子配对

    生物通报道:千年来,人类开发新药总是充满着经验性猜测和侥幸。但随着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已经能够通过模拟和建模寻找药物靶点。Texas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Chandrajit Bajaj在这一领域进行了超过20年的研究。他对药物研发过程的每一个阶段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希望改善计算机药物研发中的算法,提高药物研发的速度和准确性。Texas大学Bajaj博士的研究团队通过单颗粒低温电子显微技术,重建了蛋白质的高分辨率3D图像,能显示蛋白的二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该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杂志上。在该文章中,研究人员应用专业的生物物理学算法和Te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06

  • 癌症诊断技术研究获突破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筹)蔡林涛研究员带领的医学研究小组近期在癌症诊断技术研究上再获突破性进展。 癌症的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原发肿瘤不断转移的过程。肿瘤细胞的脱落、侵袭并进入血液循环是实现肿瘤转移的最初阶段。高灵敏的检测脱离了原发肿瘤而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细胞(循环肿瘤细胞)可有效地应用于体外早期诊断、化疗药物的快速评估、个体化治疗、肿瘤复发的监测以及肿瘤新药的开发等。核酸适配体是一类经过人工进化筛选出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可特异性、高亲和力识别靶分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核酸适配体的发现让人们意识到,核酸不仅可以编码生命的遗传信息,而且也可以作为新的特异性识

    来源: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时间:2012-06-06

  • 新型砷污染检测技术成本低廉且方便易用

    许多地方的饮水安全都受到砷污染影响,英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为此开发出一种新型砷污染检测技术,它与传统技术相比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并且检测成本非常低廉。 英国剑桥大学日前发布公告说,该校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对人和环境无害的枯草杆菌开发出了这种生物检测技术。这种细菌对砷敏感,在含砷浓度不同的水中会有不同生理反应。研究人员根据这个特点对它进行了基因改造,加上了一些可以使细菌产生色素的基因,并将色素基因的功能和它对砷敏感的生理反应联系到一起。 这样得到的细菌在含砷浓度不同的水样中会呈现出不同颜色,如果水样中砷含量是安全的,会呈现出绿色,如果水样中砷含量太高超过安全限度,则会变为紫色。&n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2-06-06

  • Nature子刊:新技术加速DNA“重写”

    生物通报道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我们“读取”DNA的能力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理解和改变遗传密码即“重写”DNA编码指令的能力却远远滞后。近期来自魏茨曼研究所的新研究促进了我们对于遗传密码的理解:它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可有效地将大量精心策划的片段导入到活细胞基因组并检测这些改变的效应。这些研究成果报道在6月出版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和《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杂志上。直到现在,改变DNA序列一直是一个缓慢且劳动密集型的过程。每次需花费数周的时间仅能改变一个DNA区域;测试其中每种改变的效应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新研究中魏茨曼研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04

  • 遗传发育所连发Nature、Science文章 获重要突破

    生物通报道: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最早成立于1959年,在2001-2003年经由原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及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而组成现在的研究所。近期遗传发育所接连在Nature,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获得了番茄基因组研究新发现,以及植物天然免疫研究方面的新机制。在第一篇“The tomato genome sequenc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fleshy fruit evolution”文章中,由来自中国、美国、荷兰、意大利、以色列等14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番茄基因组研究国际协作组” 历经8年多的艰苦努力,完成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04

  • 中科院Nature子刊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新突破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多年来致力于生物医学转化研究,组织生物学专家与临床医生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对影响人口健康的重大疾病进行深入研究。 钱友存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病学硏究所沈南教授(兼健康所分子风湿病学研究组组长)领导的研究组利用仁济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以临床发现的核心问题为出发点,发挥各自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方面已有的优势,又取得重大突破。6月3日,国际顶尖杂志《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钱友存研究组和沈南研究组共同研究成果:miR-23b抑制IL-17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常见

    来源:健康研究所

    时间:2012-06-04

  • 我国儿童铅中毒防治仍待突破

    本报讯(记者陆琦)“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是儿童铅中毒的主要表现,而铅对儿童脑发育的影响不存在安全阈值。”日前,“973”项目“环境铅暴露致儿童脑发育损伤的机制研究”启动,项目首席科学家、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教授陈景元表示,希望通过环境科学与生物医学的联合攻关,促进我国儿童铅神经毒性的防治工作。 铅是严重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主要环境化学危险因素,具有流行范围广、毒性隐匿持久、主要损伤儿童智力发育等特点。 数据分析表明,从2000年我国全面禁止使用含铅汽油以来,儿童血铅平均水平有所降低,但仍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儿童铅中毒的途径多种多样,主要的暴露方式包括:消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2-06-04

  • Science获生物物理学重大突破

    生物通报道:由美国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领衔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表题为“High-Resolution Protein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by Serial Femtosecond Crystallography”的文章,证明了世界上最强大的X射线激光器能用于生物分子结构研究,为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生物学研究新手段。相关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利用X光衍射法获得了晶体样品,从而重构了生物分子,及蛋白质的形状结构。利用晶体的X光衍射分析是确定分子立体结构的方法,也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采用的是SLAC国家加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01

  • 干细胞技术将成为药物开发行业重要工具

    今日视点     在很多人想象中,干细胞几乎能治愈太阳底下的所有疾病。人们的注意力几乎都放在了它们神话般的再生医学功能上,热切期望着它们尽快从天落地。而与此同时,干细胞却在药物开发领域不声不响地站稳了脚跟。作为研究工具,干细胞技术在行业里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在该领域,目前的发展态势很像DNA重组技术早期。上世纪70年代中期,人们并没有意识到DNA重组会有现在这么广泛的用途,而且人们也低估了其用于治疗手段的困难程度。”威斯康辛州麦迪逊莫格里奇研究院再生生物学研究所主任詹姆斯·汤姆森说,“而现在,干细胞也处在相似位置。尽管直接用于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6-01

  • 超灵敏检测技术可尽早查出疾病迹象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超级灵敏的检测技术,在对某些疾病迹象的检测中,它的灵敏度比现有手段高出10亿倍。新技术可帮助患者及早发现疾病早期迹象,及早治疗。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了这种使用纳米级金元素微粒的检测手段。这些金元素微粒携带与特定疾病相应的抗体,如果检测样本中含有与这种疾病相关的特征物质,则抗体会与其反应,使金元素微粒表面被镀上一层银,而这种变化是非常容易被光学仪器检测到的。 研究人员用新技术检测了与前列腺癌相关的样本。当人患上前列腺癌后,体内一种名为前列腺特异抗原的物质含量会增加。对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检测是目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6-01

  • Nature methods:快速解析膜蛋白的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来自萨克生物研究学院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可快速解析称作整合膜蛋白(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s,himps)的一类特殊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新技术,由于这类蛋白存在细胞表面是目前大约一半上市药物的作用靶点,新技术或可为新治疗提供更精确的靶标并加快药物发现。相关研究论文发布在5月20日的《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杂志上。知道hIMPs的的确切三维形状使得药物开发人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当前药物作用的精确生物化学机制,从而开发出能够靶向这些蛋白质的新药。文章的主要作者、萨克生物研究学院结构生物学实验室教授Senyon Choe 说:“我们的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31

  • 科学家开发出评估纳米材料毒性的快速测试方法

    纳米材料已经在各种产品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半导体特性,可能会对人类、动物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有必要发展针对这些纳米材料的快速测试方法,以确定潜在的危害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为此,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筛选方法,根据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在细胞中触发某种生物响应的能力,对其实行大批量和快速的评估。研究人员预测,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和电子活性分子在体内必须有类似的电子能量水平,即纳米材料的带隙能量,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电子转移,造成氧化损伤。研究人员随即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对24种金属纳米材料进行了测试,发现有6种材料符合前期

    来源:

    时间:2012-05-31

  • Science:测序技术的新发展

    生物通报道  快速的DNA测序有可能很快成为每个人医疗记录的例行工作的一部分,揭示出过去隐藏在人类基因组30亿个核苷酸碱基中的庞大的信息。《科学》(Science)杂志介绍了在测序技术方面的一些最新的进展。来自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生物设计学院单分子生物物理中心的主任Stuart Lindsay刚刚成功地解决了新型纳米孔测序法(nanopore sequencing)中的一个主要的绊脚石。Lindsay最新的实验结果证实了其在DNA读值方面取得重大的改进,这一论文发布在《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杂志上。一旦精确测序低于每个基因组1000美元的限度,这一技术应该会得到广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30

  • Science:新型纳米孔测序技术

    生物通报道  快速的DNA测序有可能很快成为每个人医疗记录的例行工作的一部分,揭示出过去隐藏在人类基因组30亿个核苷酸碱基中的庞大的信息。《科学》(Science)杂志介绍了在测序技术方面的一些最新的进展。上接:Science:测序技术的新发展 Lindsay的技术依赖于读取的一对金电极之间捕获的一个DNA核苷酸组成的小电路中的电流。这些跨过纳米孔的电极是通过使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针尖(tip)功能化制造而成,带有能够结合单个DNA碱基的分子,这些分子通过纳米孔伸出它们的头部。Lindsay用Recognition Tunneling命名了他的测序方法,其依赖于带有传感化合物的两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30

  • Life Tech白金赞助第三届传染病防控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

       2012年5月27日,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传染病防控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在黄山君瑞百合大酒店召开。来自国内各地的检控中心、科研院校等众多专业代表欢聚一堂,针对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的最新技术、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Life Technologies公司 Ion Torrent销售副总裁张焱博士就新一代半导体测序技术的最新进展做了专题报告,将这一革新性技术在国际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涉及流感分型、结核耐药机理、细菌全基

    来源:life

    时间:2012-05-30

  • Nature子刊:筛查药物靶点的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知道一种药物能发挥作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知道它如何发挥作用则是一种奢侈。直到现在,确定药物的作用机制对于科学家们来说一直是非常枯燥和艰难的过程。由洛克菲勒大学Tarun Kapoor领导的研究人员与康奈尔大学维尔医学院的Olivier Elemento合作想出了一种新方法来确定药物分子靶点,从方程式中剔除臆测。这种方法利用了RNA测序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检测了一种耐药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的所有差异,指出了最有可能引起耐药的变异,这或可表明药物的靶点。文章的第一作者、Kapoor 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前研究生Sarah Wacker 说:“知道一种药物的靶点可使我们深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29

  • 留德学者Nat Biotechno封面发表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来自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Full-length RecE enhances linear-linear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and facilitates direct cloning for bioprospecting”的文章,发现利用新发现的线性DNA分子的同源重组能够准确的从BAC或者酶切的染色体混合物中直接克隆选择的DNA片段,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重组工程的直接克隆大片段DNA的新技术,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封面上。(华盛顿湖泥土样品中收集到的微生物)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29

  • 诊断技术改变疾病的治疗模式

    Daniel O’Day: 体外诊断是从个体中获取血液和其他组织来进行检测,从而获得健康和疾病的信息,帮助医生发现疾病,采取针对性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应答进行监测,使患者更好地预防疾病和恢复健康。罗氏诊断致力于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医学价值。一方面,罗氏诊断能帮助实验室提高检验效率,帮助医生更快速地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另一方面,罗氏诊断为病人带来更多具有医学价值的检测,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全球体外诊断领域的规模达到440亿美金,而且潜力很大。未来五年,年均增长率会达到5%左右,其中分子诊断和组织诊断则会增长10%左右。  很多医疗支出在当今全球经济

    来源:罗氏诊断

    时间:2012-05-29

  • 高灵敏测试技术能查出疾病初期信号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8日(北京时间)报道,最近,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西班牙维哥大学科学家联合开发出一种高灵敏的测试技术,能在疾病最初期就查出相关信号。研究论文发表在5月27日的《自然·材料》上。     疾病早期检测,为症状恶化前遏制疾病提供了机会。最新生物传感器能在分子浓度很低的情况下探测出表征某种疾病的特殊分子。论文高级作者、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材料与生物工程系教授莫利·斯蒂芬说:“对很多疾病而言,想用现有技术发现早期信号就像大海里捞针。而新测试技术确实能找到那根针。”     最新生物传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5-29


页次:248/494  共9870篇文章  
分页:[<<][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